
體育播報10月09日宣 《新京報》今日對嗨球青訓與張卓毅家長糾紛一事進行了報道,除了對當事人張卓毅一家進行了采訪,《新京報》還采訪了前大連一方俱樂部負責人石雪清等業內人士,表達了對這件事的看法。
【相關閱讀】
被索賠266萬!青訓家長:嗨球教練訓斥摻雜辱罵 過量訓練導致傷病
張卓毅家長:與嗨球解約的心理價位是5萬元,沒有其他俱樂部參與
隨著事件發酵,也引發持續熱議。支持嗨球方的認為,張家“沒有契約精神,損害中國青訓利益。”“嗨球這次如果退讓,那以后中國青訓機構都沒得玩了?!薄傲⒘⒁幘匾彩呛檬隆!?/span>
體育圈選擇為孫繼海發聲的也不少。前國腳徐亮表示,“嗨球免費培養你這么長時間,你說孩子以后不踢職業了,拿到自由身證明,轉頭去了別的俱樂部,這讓嗨球去哪說理?”
也有圈內人士為張卓毅發聲。前國腳李瑋鋒表示,過高的違約金不合理不合法,“你想從孩子身上要什么?青訓目的并非賺錢?!?/span>
據職業俱樂部大連一方前負責人石雪清透露,目前國內青訓機構的主要盈利方式,就是將青訓球員輸送至職業隊時的轉會費。
石雪清說,足球青訓本身就是一項耗費巨大的項目,教練團隊工資、運動裝備、食宿訓練、比賽保障都是巨額支出。以嗨球為例,公開資料顯示,嗨球一年的總支出預算超2300萬元,按每年培養100名球員計算,人均年度成本超過23萬元。根據“嗨球少年”在眾籌平臺的募集資金紀錄,其共計籌集到800萬元左右。正如孫繼海所言,“靠公益眾籌干青訓是杯水車薪。優秀球員是俱樂部的寶貴資產?!?/span>
對于國內不多見的“全免費”培養模式而言,嗨球需要更多營收保持運營,球員轉會方面的收入顯得尤為重要?!斑@可能是嗨球一直堅持優先履行張卓毅合同的根本原因?!币晃簧綎|的青訓工作者張強(化名)說。
山東省律師協會文化傳媒與體育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成燾認為,如果法院支持嗨球方266萬元違約金的訴求,從球員和家長角度來說,用一紙長約和天價違約金鎖定孩子未來多年的注冊權,“就像賣身契。”青訓球員發展過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確定性,萬一幾年當中孩子因為種種原因需要自主選擇球隊,都可能面臨天價違約金的索賠。但從青訓機構的角度來看,如果判決嗨球方敗訴,又會讓眾多青訓機構認為“家長和球員方違約成本太低”,付出保證不了回報,嚴重打擊本就形勢嚴峻的中國青訓。
多位足球業內人士認為,案件背后的“解鈴人”其實還是中國足協。
西班牙足球經紀人岡薩雷斯(Fran González)告訴新京報記者,歐洲主流足球強國對于未滿16歲的青訓球員,規定合同只能1至3年一簽,目的就是為了保護青訓球員自由身權利。
而記者了解到,目前中國足協并未出臺關于青訓球員與青訓機構簽約年限的規定。
張強表示,根據國際足聯規定,青訓球員成年后如果簽約職業俱樂部,每次轉會,培養過他的青訓機構都會按比例收到一筆“青訓補償”。但在國內,由于職業俱樂部經營情況普遍不佳,這筆青訓補償難以落實到位。
由于這種現狀,國內青訓機構只能以“簽約球員到18歲,然后直接賣給職業俱樂部收一筆轉會費”的方式盈利。
“但這種現象有個顯而易見的弊端,就是青訓機構權力過大,直接掌握了青訓球員職業生涯的‘生殺大權’?!笔┣逭f,現行規定下,一旦球員與青訓機構發生矛盾,青訓機構完全有能力在合規情況下徹底扼殺孩子的足球之路。
石雪清認為,張卓毅事件的出現,說明青訓球員注冊制已經到必須改革的地步?!斑@背后既需要主管青訓的足協出臺青訓簽約年限的規定,又需要主管職業聯賽的中足聯嚴格監管各俱樂部的青訓補償發放,還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界力量對中國青訓傾斜更多資源?!笔┣逭f,“按照現行規定,嗨球的行為并無違規。但張卓毅的悲劇在中國青訓不能再發生了?!?/span>
8月26日本是中國足協糾紛解決委員會對此案出仲裁結果的日子,但因為嗨球向法院提起訴訟,中國足協中止裁決程序。
成燾認為,訴訟程序的啟動和足協裁決程序的中止,代表張卓毅的自由身問題短時間內不會得到解決,其訓練和比賽勢必會受到影響?!斑@個情況嗨球方肯定是能預料的,也肯定會給張卓毅家長帶來很大的壓力?!?/span>
新京報記者了解到,自解約事件發酵以來,尚無職業俱樂部的青訓梯隊對接張卓毅父母,只有一個校園足球俱樂部詢問情況,但最終還是選擇放棄。
今年暑期后半段,張卓毅終于回到龍啟足球俱樂部重啟訓練。近期,張卓毅入學某初中,并加入學校初中部足球隊。
如今,他的訓練強度和專業性下滑嚴重,并且不能參加中國足協旗下的諸多精英聯賽。
當記者問起“如今還喜不喜歡足球”時,張卓毅回答:“還行吧?!豹q豫片刻后又說,還喜歡,但“沒以前那么喜歡了”。
多位足球界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,能理解嗨球方維護契約精神和既定規則的出發點,但保證孩子正常的訓練和比賽也同樣重要。
石雪清說,“如今雙方都騎虎難下,最后恐怕兩敗俱傷。這不僅僅是一個家庭或者一個青訓機構的悲劇,也是中國足球的悲劇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