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NBA中國賽期間,姚明的一句話引爆社媒,“我要去找伊戈達拉,跟他聊聊我的養老金問題。”
是的,1980年9月12日出生、今年45歲、離開NBA14年、不久前卸任中國籃協主席的姚明,已經到了可以領養老金的年齡了。
當然了,這并不是說姚明已經開始從NBA領養老金了,只是根據NBA勞資協議的規定,姚明已經有資格從NBA領取養老金,至于要不要開始領,可能確實要找伊戈達拉聊聊。
NBA勞資協議條款里明確指出:正常退休日期應為球員62歲生日后的第一個月的第一天;但同樣可以選擇從45歲生日次月的第一天到正常退休日期前的任意一天。早領早受益,但同時每月領取的金額會按規定系數削減,晚領晚受益,相應的正常退休再領,每月可以領取全額,聯盟自然是鼓勵球員從正常退休日期開始領。
現任球員工會代理執行董事的伊戈達拉的回應相當官方且得體:
“我們始終致力于照顧好我們的成員。即使在球員結束職業生涯后,我們依然努力保持聯系,協助他們完成人生的轉型。當然,姚明現在遠在大洋彼岸,但我們能和他聯系上。我們協會的核心工作是維護球員的權益,無論是在商業層面還是賽場之上。”
當事兩人的對話,其實目前并沒有關乎切身利益:姚明在國內有不錯的產業和巨大的影響力,短期內應該不會出現財政危機;伊戈達拉則是NBA圈內公認的頂尖投資專家,據說在商場上賺到的錢比打球生涯總工資還多——顯然,他們,以及當前在NBA里大部分球迷們叫得上名字的人群,不屬于NBA養老金需要重點照顧的對象。
這條45歲申領養老金的規則,更像是屬于我們上一代常用的名詞“內退”:提前一點領取養老金,能拿到的肯定要少一些——45歲退休開始拿的錢,是50歲退休開始拿的錢的三分之二;而正常62歲退休開始拿錢,相當于45歲退役群體的8.16倍。
這其實也很好理解,在當前的NBA,一般能力不差的球員,通常能打到30歲以上。45歲的他們雖然不再馳騁賽場,但是轉型當教練或者管理層,又或者做點生意,有點事干,總不至于現在就開始躺平養老。而且如我們所說,45歲退休和62歲退休之間的巨大差距,以及NBA現在高居全球第一的體育運動平均收入,都讓他們很清楚應該做什么選擇。
中國賽上卡特、德隆、馬里昂合影
當然,NBA的工資算法,和效力球齡有直接關系,勞資協議規定:球員在NBA效力超過三年有資格領取養老金。假設一名球員在NBA效力3個賽季,選擇在62歲開始領養老金,按照當前的規定,他最少可以拿到5.7萬美元年薪;但如果他在NBA打了10年或者10年以上,他的年度養老金可以達到21.5萬美元。
打球的時候,這點錢根本不算什么,畢竟現在一份正式合同的底薪也有100萬美元,雙向合同是底薪的一半,也有50萬。更不要說現在NBA的非奢侈稅全額中產合同已經干到了1410.4萬,這么一想,姚明在2006年生效的,生涯簽的唯一一份大合同,頂薪5年7536萬,平均也就1507萬美元,20年過后,NBA的收入漲得確實有點嚇人。
但大家也都清楚,NBA的工資只是寫在賬面上的數字,實際到手可沒有這么多錢,一般粗暴點計算,球員真正拿到手的工資,差不多是年薪的一半,剩下的都被直接扣除了——包括了經紀人的傭金、地方的稅款,還有直接劃走進入NBA養老池子的份額。
在勞資協議中,將籃球相關收入(BRI)的1%設定為專項退休金(作為對應,每年球員的總收入在BRI的49%-51%之間浮動,本年度養老金總額約3100萬-3500萬美元),此外,球員還可以自愿向NBA的退休計劃401(k)繳納金額,每年最高可以繳納2.3萬美元,這部分錢不僅不會計入球員收入被稅,同時NBA也會給出140%的匹配金[假設一名球員向他的401(k)賬戶繳納2.3萬美元,NBA則會額外支付3.22萬美元],這筆錢可能會在未來極大地緩解一部分人的經濟壓力。
但NBA能夠提供的福利,并不只有養老金這么簡單,NBA的球員健康福利,還包括了如下幾點:
1.健康報銷計劃(HRA)
HRA不是傳統的健康保險,而是由球隊方面資助的團體健康計劃,由球隊方面承擔符合條件的醫療費用,每年有固定的金額,而且未使用的部分可以逐年累積,球員自身無需支付任何費用。
2.退休球員保險福利/醫療計劃
保險福利包括了:人壽保險/意外死亡和殘疾賠償金/殘疾保險/醫療保險/牙科保險/視力保險/處方藥保險,NBA方面承諾會不斷增加條款來保證球員得到足夠的福利。
3.學費補償
自2023年起,在NBA效力超過3年的球員,每年可以獲得最高62500美元的學費福利。
符合條件的球員最多可以得到12.5萬美元的學費報銷,但勞資協議規定,每個工資帽年所有教育開支總額上限為4276185美元。
如此翔實的規章條款,實際上關心的人并不多,很顯然,對于這些萬里挑不出一,億里也挑不出幾個的尖端人才,在NBA隨便打個三五年,生涯總收入就八位數保底了,這些錢正常操作哪怕后半輩子再無營生,也完爆美國常規中產階級。但正如我們所知,有些人家里有十幾號親戚,有些人結了婚又離婚;有的人買房買基金全虧,有的人給自己干進ICU;有的人按揭買游艇撞了;有的人投資買飛機到破產都沒看見……
這些人能堅持到45歲都需要感謝聯盟福利,不管怎么說,他們都算是趕上好時候了。
而我們所熟知的NBA傳奇巨星們,在NBA還沒有完善福利制度的時候,過得都挺艱難的。
NBA歷史最頂尖大前鋒之一的鮑勃-佩蒂特,在仍然有全明星身手的情況下毅然退役,因為銀行給了他一份工作,而當時NBA的收入和福利制度不足以讓他養家糊口;
而NBA歷史上第一位傳奇巨星喬治-麥肯,在晚年患上糖尿病和腎衰竭,而NBA因為無法持續性提供養老金,麥肯深陷嚴重的經濟困境,最終導致了病情惡化,他的去世也引發了1995年關于提升NBA球員養老福利的大討論,而麥肯的葬禮費用,則是由一向最為崇敬他的奧尼爾支付的。他說,“沒有99號,就不會有我?!?/span>
而當NBA的福利制度逐漸完善之時,也應運而生了一些離譜事件——打球時候大家都穿得光鮮亮麗的,退了役各有各的活法。斯內爾為孩子爭取福利哭窮的事兒讓網友們相當不買賬[詳見:一份醫保,難倒10年NBA老兵],還有一伙球員時代讓不少球迷頗為喜歡的,合伙騙保400萬牙醫退休金,眼瞅著都要蹲大牢了。詳見:NBA騙保案:老油條組團狂薅單位羊毛
不過合法謀求利益的,也有現成的例子:眾所周知,BRI的1%進入退休金池子,也就是年薪5000萬的庫里自己就要交100萬,顯然再怎么按比例算,都是低收入人群從中獲取的福利占比更高。所以泰勒-多西,這樣一個在NBA不會有太多記憶點的路人甲穿山乙,就被拿來做了案例。
泰勒-多西屬于正統美式球員,他在加利福尼亞帕薩迪納出生,在俄勒岡大學打了兩個賽季,然后參選,在2017年第41順位被老鷹選中,到第二個賽季打完自然被聯盟淘汰。好在雖然NBA打不明白,但放到歐洲還是一流好手。加上多西的媽媽有希臘血統,他順利入籍了希臘,成了之后希臘的當家得分后衛,字母哥的最佳幫手,連自己的名字(Taylor Dorsey)在希臘都改成了符合希臘語拼寫的(Tailer Ntorsey)。而他之后在特拉維夫馬卡比和奧林匹亞科斯也打得如魚得水,在歐洲有的是球隊搶著要他。
2022年夏天,在歐洲征戰了三年的多西,放棄了手頭好幾份歐洲豪門給出的100-150萬年薪的合同,宣布跟達拉斯獨行俠簽下雙向合同。這一選擇一時間引起了不小的討論。多西在達拉斯這份合同的稅后金額可能只有20多萬,可能只有在歐洲稅后的三四分之一。
但很快,立刻就有勞資協議專家給出解讀:多西這次簽約,只是為了湊夠三年,領取NBA的養老金。在NBA的算法里,只要一個賽季有一次上場紀錄,即視為一年球齡。多西或許有競爭一個底薪位置的實力,如果不行,見好就收也行。
事實也確實如此,在歐洲大陸也算一號人物的多西,大部分時間在發展聯盟度過,場均動不動三四十分,但他總共在達拉斯也就打了3場比賽,一共打了8分鐘,拿了9分。圣誕節那天他就被獨行俠裁掉了,然后在3月份,也就是季后賽開打之前,多西輕松地找到了費內巴切的新工作,繼續留在歐洲打球。
其實NBA完善的福利制度,也經過了非常漫長的演變,每一次勞資協議也都在作相應的調整和升級,如伊戈達拉所說,能夠真正覆蓋到應該照顧到的廣大人群,才是這項計劃的原始動力。
而我們的CBA,也在不斷地成長和進步著,雖然目前也只是有一個框架,但能夠寫在工資帽規則里,也說明了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著:
至于姚明選擇何時開始領取他的NBA養老金,這筆錢怎樣交稅,其實跟“詹姆斯再多打幾年會不會一邊領工資、一邊領養老金”的話題一樣,不過是球迷扯閑篇的談資而已。但可以確定的是,未來一定會有更多的中國球員站上NBA的舞臺,在NBA打滿三年甚至更久。
歡迎大家來我們的微信公眾號“后廠體工隊”看看,有更多NBA、CBA相關考古、評論和人物內容>>